一排排整齐的标准温控菇房里,朵朵蘑菇冲破菌床,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菌菇……7月4日,白玉县赠科乡球盖菇种植基地一派繁忙。
“这个球盖菇是我们的主打产品,这段时间基地每天能产出1500斤左右。”白玉县禾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冯杰说道。
据了解,该公司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球盖菇,通过有机肥料进行培育。球盖菇绿色有机、营养价值高,远销上海、广州、北京等地。
(相关资料图)
过去,赠科乡虽有白玉“粮仓”之称,但因距离城区偏远,交通不便等原因,产业发展滞后,村民们只能依靠种植青稞来增加收入。近年来,白玉县依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,结合赠科实际,因地制宜打造千亩青稞种植基地、赠科现代农业园区等产业基地。
今年年初,白玉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“拼经济搞建设”发展要求,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,通过农牧业招商引资进行集中签约,建设赠科乡球盖菇种植基地,该项目建设规模达600亩,建有330个钢架大棚。
“这个基地离我家近,在这儿工作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,也方便我照顾家中行动不便的病人”赠科乡扎马村村民弟弟已在基地工作了一段时间,熟练掌握了接种、发菌、采菇、分拣等种植技术,“接下来,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菌房内,四郎青措正利索地采摘着球盖菇。今年刚中学毕业的她,在暑假空余时间,来到基地帮母亲务工,学习种植技巧的同时也分担一些任务。
白玉县派驻扎马村第一书记白洋告诉记者,目前基地建在扎马村与依里村,两个村有多名村民都就近务工,预计务工总收入超过60万元,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,“球菌菇基地建设不仅让村内有了联农带农的企业,更促进了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。”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,白玉县立足实际,发挥优势资源,创新探索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让群众参与食用菌种植、采摘、销售等各个环节,在掌握种植技术的同时还能增收致富,为“有机之州”建设提供了乡村“样板”。
来源:白玉县融媒体中心
编辑:杨雪
校对:杨洪川
责编:肖宵
审核: 杨杰
X 关闭